找到相关内容414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你“信”吗 ——认识佛教的“信”

    乐善”是由净信产生的功能特征,佛典上讲:与痴三善根相应之信为正信,反之即为邪信。这就明确指出了“信”的标准,“痴”就是“净”,当然也是“善”的,这就是佛教中常称信徒为净信和善信的...断除贪嗔痴三不善根,就能开显清净圆明之佛性,证得解脱自在。这就是佛教的信要与痴三善根相应的原因。  佛教的这个“净信”的标准与一般信仰者所强调的“诚信”也是有区别的。一般的诚信所强调的是...

    成忠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3849828.html
  • “无相颂”与佛法大意

    烦恼暗宅中,常须生慧日。邪来烦恼至,正来烦恼除。邪正俱不用,清净至无余”。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,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吧。   附:十一善心所   信、惭、愧、,贪、痴,...  “无相颂”与佛法大意  【善知识,吾有一无相颂,各须诵取。在家出家,但依此修。若不自修,惟记吾言,亦有益。听吾颂曰:   说通及心通,如日处虚空。唯传见性法,出世破邪宗。   法即顿渐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1353337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清净心的培养

    源于古代印度、名震东方世界的佛家奇书《金刚经》,传世两千多年来,不知倾倒了多少虔诚的善男信女和儒雅风流的文人学士,也不知使多少像梁帝明皇这样的天之骄子仰慕不已,呜呼赞叹。即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,《金刚经》的神奇魅力也没有受到丝毫的动摇。  这是为什么?  因为人类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一颗清净的心。  清净心,即无垢染、恼、怨无忧、缚的空灵自在、湛寂明澈、圆融住的纯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557591.html
  • 普渡三恶趣观音简介

    是独髻佛母。由于头发束为一髻,故称独髻佛母。独髻佛母有多种形象,源于其发愿和功德的不同而各异,这里的独髻佛母是事续部绿度母曼陀罗北方功德所显的本尊。宁玛派三不共护法中的“阿仲玛”也是独髻佛母,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0563240.html
  • 听传道法师论“方便与究竟”

    ,或一点点未到,都是不究竟:迂回而上是方便。  究竟:是与三善根——贪、痴相应,所作已办,所应度者皆度讫,其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缘——令其亲近善知识,种善根,到了自觉觉他,身口意三业清净,依正—...

    邱敏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1468327.html
  • “百家佛字榜书展”序

    开悟解脱。这种自觉觉他的觉行是完全圆满的,因此用“无上正等正觉者”来形容佛。  佛陀的正觉,是贪、痴的完满开展、究竟圆成,然声闻弟子的正觉,却只偏于贪、痴。佛是智慧中心,而又能从身心净化、自他和乐中得究竟自在的;但若就无漏慧证法性空来说,则与声闻有差别。声闻、缘觉、菩萨──三乘圣者,不是神,而是智证空寂、离欲解脱的自由人;不过,重智慧而偏于消极不害他的,是声闻;悲心殷切而积极救护他...

    释传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5068443.html
  • 大乘百法明门论

      三善十一者:一信、二精进、三惭、四愧、五贪、六、七无疑、八轻安、九不放逸、十行舍、十一不害。   四烦恼六者:一贪、二、三疑、四慢、五疑、六不正见。   五烦恼二十者:一忿、二恨、三恼、四覆、五诳、六谄、七矫、八害、九嫉、十悭、十一惭、十二无愧、十三不信、十四懈怠、十五放逸、十六昏沉、十七掉举、十八失念、十九不正知、二十散乱。   六不定四者:一睡眠、二恶作、三寻、四伺。  ...

    天亲菩萨造

    法相|唯识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050694599.html
  • 纯真便是自在

    使空虚的人充实,使绝望的人再度看到希望。慈悲的感人真的可以一“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”。  其三,欣赏与也是性情的空间。我们能欣赏别人的优点就能表现得悦乐谦冲;能尊重别人的意见,就有和睦相处的...且住!  即是戒,  心净即出家,  我性与你合,  一切法差。”  拾得所说的“”,即是放下自以为是的习气之后,所产生的谦和与平静。人只有在谦和闲适时,才可能在触目遇缘中欣赏人、事、景、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2355788.html
  • 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

    佛通戒偈中,众善奉行,是大慈,劝善,诸恶莫作,是大悲,诫恶。从慈悲的不同基础,慈心体现的本性,悲体现的是不害本性,“与乐名慈,为性。拔苦名悲,不害为性。”[20]从慈悲指向的...经典中作了明确的区别[28]。   一是性差别(或自性异),“由痴为性故。”大悲以痴为性,痴即智慧。悲以为性。“大悲以痴为体,悲以为体。&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2960249.html
  • 以简驭繁、纲举目张的五位百法

    是:信、惭、愧、贪、痴、精进、轻安、不放逸、行舍、不害。  前面遍行和别境,都是就精神的功能而言,而善这十一个心所,则是指人们具体的心理状态,而且是优良的、有益的那些心理状态,下面我们分别...有这层意思。  是没有恼怒怨恨这一类心理阴影,,使自己处于清净祥和的一种心理状态。这里专指“于苦苦具,恚为性”。苦是苦苦、坏苦、行苦这三苦。苦具是产生三苦的原因。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不顺会给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547989.html